記得以前在輔導室的時候
曾有導師班的學生說我想法很出世
只一味的做自己覺得該做的事
也不管學生受教與否
總是苦口婆心的勸導
即使一犯再犯總是給他們機會
相信總有回頭的時候
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行為問題是學生問題中最好處理也最容易處理的
只要用心一定有所改變
雖然期間也為他們傷了不少心
但看看他們現在沒有誤入歧途的
即使曾經徬徨過
最終仍走上正途
有些甚至有不錯的發展
令人感到欣慰
可是自從轉到系科當專任以後
系務+授課
好像永遠有忙不完的事一樣
已經無法像以往一樣注意學生行為問題的背後原因
只能很表面的處理事情
無法深入了解
而且學院生比起5專生更成熟更自主
相對的自我防衛更強
缺乏互信基礎更不容易建立深厚的感情
凡事只能點到為止
整個感覺是使不上力
漸漸地只能做些基本要求
如準時到課
不要超過45節退學
不要2/3退學
所有的要求以退學為基準點
所以
上課有到就好
再不然
考試有來就好
只要不超過45節誰能奈我何
對於這點
如果我還是抱著出世的想法在上課
應該可以坦然面對
偏偏對於上課
就是無法抱持著出世的態度
講我該講的上我該上的
台下收不收悉聽尊便
反而
常常會因為對方沒有學習到或沒學會
而擔心、著急甚至生氣難過
總覺得這不是行為問題
因為行為問題隨著年齡增長
只要本質不壞一定會理解、會懂、會改變
但上課是關係到技術、能力甚至未來生存問題
在這不景氣的年代
只有一把刷子已不夠用
連一把刷子都沒有時該怎麼辦
現在每個人總需要有好幾把刷子吧
其中至少有2、3把是最好用的
將來出社會才有奮鬥打拼的本錢
可是大多數的學生不這麼想
即使學費是貸款來的
仍舊不把學費當一回事
只當是進入教室的門票
高興就進來一下
心情好一點就早點進來
不高興就讓門票作廢也無所謂
忘了那是花錢買的門票
隨便就作廢了
其實對老師來說
小班上課是最好的
人越少越好
可有時就這麼想不開
總希望大家都能學點東西
或許是自己太一廂情願、想太多
反正小班有小班的好
佛渡有緣人
這應該是我要學習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