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去抽血為下週四血液門診做準備
現在對於去振興醫院有了省錢又便捷的方法
到明德站搭免費接駁車
班次很密等不到5分鐘就有車了
抽完血再搭接駁車到明德站丹堤吃早餐
因為抽血要空腹
原想邊吃邊看書報享受一下悠閒的上午
找了半天沒看到書報架
就問服務生
原來這家沒提供書報服務
只好自己去隔壁7-11買一份報紙
早餐+報紙吃了一個多小時
看一下手錶已經11:30左右
準備繼續下一個行程台北市立美術館-雙年展
附帶一提
昨天去士林官邸看菊花展
感覺不是很好
太匠氣了不自然
或許我比較適合去花田欣賞花海
呈現花朵生長的原貌
而不是以人工將其組合成各種圖形
整個畫面有夠"花"
所以
如果有人想到菊花展拍照
建議穿素雅或單色衣服
否則可能找不到主角
言歸正傳
回到美術館雙年展
以前看展覽大都自己欣賞
只有偶爾會借導覽設備
這次看展覽因為是週間人不多
想好好享受一下就向服務台借了導覽設備(免費)
果然用聽的比用看的(作品旁的簡介)詳細且清楚多了
可以更清楚了解作者的創作動機
以及所想表達的意念
這次的展覽幾乎都是以影片呈現
只有少數是靜態影像作品
和極少數的立體創作
藝術家們以影片呈現他們所關注的議題或現象
包括:
靈媒以資本論為人算命
調侃資本主義的無所不在無所不能
兩個女孩躺在床上討論世界各國領袖
那一個最帥最吸引人
外國人跟著唸國語依樣畫胡蘆鬧出的笑話
顯示語言內容對不國藉文化背景的人來說
只是一堆符號而已沒有共識不具意義
北京大學學生&天安門廣場前民眾
在6月4日那天面對鏡頭時
只說今天是6月4日
對天安門事件不願說也不敢做任何評論
自由???
有非本國藉藝術家
關注原住民溪州部落拆遷抗爭
提出發展觀光與弱勢族群生活孰輕孰重問題
.........................
展出作品族繁不及備載............
值得親臨現場
看完展覽後發現藝術原來可以這麼貼近我們的生活
藝術不再是那麼抽象那麼高高在上
藝術可以是一種個人對社會/環境/現象關注的表現
因為這次作品大都以影像呈現創作者對某些議題的關注
從不同面向探討問題
拋出問題供觀者思索
這次展覽是資傳系學生專題製作很好的範本
以動態或靜態影像
呈現一個值得社會大眾正視or關注or思索or批判的議題或現象
專題不再是為專題而專題
可以增加一點社會責任
讓專題更有深度
悠閒的一天
卻很豐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